江加走(1871年11月12日—1954年10月11日),木偶制作藝術家。又名家走,字長青。福建泉州人。父親江金榜是民間雕刻粉彩神像的藝人。
因刻《封神演義》中許多奇形怪狀的木偶頭。江加走聲名大振。從此,木偶戲需要新的木偶頭都來找他,江加走包攬了泉州、漳州、廈門、臺灣和南洋各地的提線、掌中木偶頭的制作業務。
江加走經常細心觀察各類人物的特征,然后加以形象概括和藝術創造,他70年如一日,把從父親手中學到的只有50多種木偶頭像發展到280余種,其中250種都有名稱,各具鮮明的性格和特征。頭像的發式也由平髻發展到10多種,并加強木偶頭花臉面譜的著色藝術。
1951年冬,成立泉州木偶實驗劇團。翌年春江加走應邀為劇團粉彩全部舊木偶頭。1952年11月,泉州木偶實驗劇團到上海與蘇聯木偶專家奧布拉茲卓夫進行藝術交流;次年春又到北京演出,并拍攝《新潞安州》木偶劇影片;以后又到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參加國際木偶節演出。1953年夏,他又為新成立的泉州木偶藝術劇團創作《小二黑結婚》的全部木偶頭。他把“三仙姑”塑造成徐娘半老、風韻猶存,嘴巴笑嘻嘻,眼里有邪氣,受到高度的評價。江加走的木偶頭也因此名揚海內外。
1954年,江加走被聘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華東美術家協會候補理事,被選為福建省文學藝術工作者聯合會委員、福建省第一屆人民代表。同年10月因病在泉州故居去世,享年84歲。1958年,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精印《江加走木偶頭雕刻》一書,向國外發行。
父金榜,為制作粉彩木偶神像的老藝人。加走幼年家貧,受父親影響,熱衷于雕刻木偶的技藝,刻苦鉆研,技術日臻精純。成年后,敢于大膽創新,根據不同類型人物特征塑造偶人頭像,創作各具性格的形象達285種,約1萬余件作品,為中國木偶戲的發展作出了貢獻。1920年,所雕木偶戲《封神演義》中人物,深受廣大觀眾贊賞。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成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華東美術家協會理事,以及福建文聯委員和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作品風格獨特,形象生動傳神,在國際享有很高聲譽。其代表作《媒婆》,被國際上譽為東方藝術珍品。出版有《江加走木偶雕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