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天祥,男,漢族,中共黨員,1944年7月生,湖北鐘祥人。1962年應征入伍,196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9年退伍6年間先后8次出席師、軍、軍區學習毛澤東著作積極分子代表大會,被數為軍、師標兵,全國積極分子。1969年至今,先后任武昌區公安局民警、干部,武昌區干校理論教員,武昌區知青辦公室干部,武昌區公安分局聯防辦公室干部,武昌區人大干部、副科長,武昌區信訪辦公室副主任,武昌區副區長。曾被表彰為武漢市勞動模范、武漢市特等勞動模范、武漢市優秀共產黨員、湖北省優秀共產黨員、湖北省學雷鋒先進個人,全國學雷鋒先進個人。曾52次義務獻血,4次跳入長江救人,無數次為不相識的人慷慨解囊。
吳天祥在信訪工作的崗位上忠于職守,執著地為民排憂解難,用自己無私的奉獻,認真實踐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普通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貢獻。
1990年11月,46歲的吳天祥走上了新的工作崗位——武漢市武昌區信訪辦副主任。從此,他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工作,無私奉獻。數年間,他接待上訪群眾萬余次,處理問題近萬個,積極為貧困戶解難。為幫軍屬解決住房困難,他曾騎著自行車在武昌與漢口之間跑了7趟;為了疏通一居民院的公廁和下水道的管道,他跳進窨井清除障礙;為了資助有困難的群眾,他省吃儉用……他說:“民之難即黨之憂,共產黨的干部就是要為黨分憂,為民解難。”
吳天祥始終堅持“人生在世,‘奉獻’二字”的人生觀,樂于助人,樂于結交“窮親戚”、“窮朋友”,經常為生活有困難的群眾提供幫助。多年來,他利用休息時間,串百家門、知百家情、暖萬人心,幫助了無數有困難的人渡過難關,人們視他為親人。他為政清廉,拒絕吃請,拒收禮品,淡泊名利,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黨和群眾之間架起了一座“連心橋”。
|